原文链接%7B%22nid%22%3A%22news_99698657%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isBdboxFrom=1&pageType=1&rs=1086957711&ruk=aQYPBouLCnxMkPAnxWJGfg&sShare=1
前言目前,全国高考录取工作尚在进行之中,大部分省份和地区已经完成了高考提前批的录取工作,进入到高考本科批次的录取环节。
根据各省市公布的高考提前批录取结果来看,今年的提前批录取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多所985高校在国家专项计划招生中遇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则是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在今年的高考提前批招生录取中再度获得了“断档王”的称号,多个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创下了新低,与往年相比,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的情况。因此中山大学成人高考招生,也诞生了一批高考“捡漏考生”。中山大学多省招生出现“断档”现象,根据中山大学在各个省份的投档情况来看,其在江西省的投档分数线最高,为618分中山大学成人高考招生,最低投档排名为4659名,较上一年度下降了一千多名;而最低投档分数线则出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为431分;最低投档排名出现在内蒙古自治区,为19299名,录取位次直接逼近两万名。不得不说,这与中山大学双一流、985高校的身份十分不相符。
除此之外,中山大学在青海省的最低投档线为438分,在贵州省的最低投档线为524分。就连在河北省这样的高考大省,中山大学的表现也让人瞠目结舌,其最低投档线达到了613分,最低投档排名为8757名,较上一年度下降了近三千名。
在今年的提前批招生录取中,中山大学的投档线甚至比一些普通本科院校还要低,多个省份的录取位次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主要还是由于中山大学在多个省份的招录中出现了严重的断档现象,学校迫于无奈只能自降分数进行招生。
专业打包"难辞其咎"
中山大学作为老牌985高校,本身实力突出且地理位置优越,然而却在今年的高考提前批招生中屡次遇冷,实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但正所谓“事出必有因”,中山大学今年招生遭遇“滑铁卢”并非意外现象,更多地还是由于招生专业出现了问题。
大类招生作为我国高考招生的一种专业分类方法,其目的是将一些课程内容相近的二级学科归类在一起,方便学生进行选择。
但是部分高校却利用大类招生进行专业打包,实行专业“大乱炖”,将一些考生不愿意报考的冷门专业全部打包在一起,或者是将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进行“混合打包”,最后再冠以“高大上”的专业名称,目的就是为了吸引考生报考。不得不说,中山大学是专业打包的“高级玩家”。在今年的大类招生中,中山大学几乎将所有的工科都变成了计算机,土木工程这种与计算机毫不相关的专业竟然也能被归为计算机类,这已经不符合专业划分了。
而造成提前批招生爆冷的原因也是在此,中山大学国家专项招生只有三个类别,分别是生物医学工程类、海洋科学类和护理类,这几类专业都属于相对不好就业的专业类型,里面还包括了一些大家熟知的“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等天坑专业。同样是985高校,其他高校明显要人性化许多,即便是国家专项计划,也仍然投放了一些热门专业,例如法学、计算机、信息工程等。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从这件事中,也更加能够看出,与以往相比,现在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不单单只是参照学校的知名度,往往也会结合专业进行选择。对于冷门专业,大多数考生和家长还是敬而远之的,毕竟上大学是为了就业,专业选择就必须要符合市场需求,否则将来毕业找工作也十分困难。
与此同时,高校这样的做法也再一次揭露了生化环材等专业所面临的现实窘境。正是由于这些专业在就业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才导致了考生不愿意报考,但是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就不得不将这些专业进行打包,以此来完成招生指标。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