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成考网 > 网络教育 >详细内容

网络教育创业(创业网络)

本文从实际出发,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中等职业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但是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较少,结合当代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更是寥寥无几。2提升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思路3提升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

姚秦

摘 要 随着全球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外高校已经基本成熟,在国内高校也初见成效,而现如今中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也多从研究高校的政策出发,很少结合中职院校本身特点和政策进行研究。本文从实际出发,在“互联网+”背景下,研究中等职业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中职院校 “互联网+” 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1国内外现状分析

1.1国外研究背景与现状

1947年, 百森学院在美国首次开设创业类课程, 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的开端。随后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相继也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20世纪70年代,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发展,创业本科、MBA专业正式设立使得美国创新创业教育走向规模化道路;21世纪之后,美国创新创业教育呈现了“井喷式”增长。

在日本,《产业社会与人》是职业学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60年代,法国就在成人教育领域培养小企业主;英国在1999年就建立了剑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研究合作伙伴关系来提高自身生产力和竞争力;1998年,德国大学校长会议和全德雇主协会联合发起“独立精神”的倡议,呼吁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一个有利于高等学校毕业生独立创业的环境。

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但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由于社会的不断开展,对师资力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梳理国内外文献可发现,欧美大部分国家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较早,已有相对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平台和保障,可见在国外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已经初步完善。但是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文献较少,结合当代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更是寥寥无几。

1.2国内研究背景与现状

网络教育创业

1999年,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了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标志着我国高校开始引入创业教育;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改革新的里程碑;2014年6月,習总书记在关于职业教育工作的417字重要指示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2015年的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鼓励并积极引导互联网企业进军国际市场。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并将互联网产业上升到一个空前的高度。

顺应时代背景,将学生创新创业与“互联网+”相结合是趋势。然而在梳理国内文献的时候发现,虽然我国从2002年开始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逐步增多,但我国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多是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理论与现实总是有些差距。中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也多从研究高校的政策出发,很少结合中职院校本身特点和政策进行研究,也未找到较多从实际出发的数据与依据,对于如何完善体系,如何将人才培养融入创新课程,如何培养师资力量,都相对不成熟,运用“互联网+”的更是少之又少。

2提升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思路

第一步,教学目标:首先,确立如何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理念。

第二步,课程内容:从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等方面详细分析中职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课程模式,在这一模式下设定课程内容。

网络教育创业

第三步,教学方法:从内部素质和外部环境进行分层、逐一细致分析,提出适用于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例如:互联网模拟商业活动、案例分析、项目研究、创办企业等。

第四部,师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支具有创造力的多元化师资队伍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全方面提高中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

3提升中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

3.1“互联网+”为中职学生创业带来了更多机遇

随着互联网科技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知识、信息技术的传播更加迅速网络教育创业,在现代中职学生的生活中,网络已成为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共创”“众筹”以及“VR”等新媒体新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创业的形式,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课本知识与新时代媒体技术相结合,对中职学生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3.2有利于中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即按照市场需求,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中职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能力,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展示学校的实力,对中职教育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3有利于资源的高度整合、共享与利用

通过开展“互联网+”的中职教育,有利于各个中职院校打破院校之间的壁垒,实施数据开放,资源共享,构建开放共享数据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合理的开发与整合各院校、社会资源可以为中职院校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体系和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就业机会,打造终身学习的服务。

目前在国外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基本普及到各个高校中,政府和社会团体也表现出高度认可和资金支持,然而我国现今的创新创业教育处于初期阶段,常识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推进也遇到不少问题和压力。顺应国家号召,培养师资队伍,建立创业教育体系,搭建平台已经成为中职院校发展的趋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汲取国内外高职、高校经验尤为重要。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中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非仅仅将网络技术与教育的简单融合,而是深入互联网思维,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创新创业的每一行中去,让学生和教师从思想上统一转变,冲破一切阻碍与禁锢,真正实现中职院校教育改革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闫佳祺,关晓丽.美国、英国和日本高校创新创业体系的多案例研究及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5(21):48-53.

[2] 朱国奉.国外创业教育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J].现代交际网络教育创业,2014(11):142-144.

[3] 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