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成考网 > 网络教育 >详细内容

网络教育受众群体(成大新传2024级初试真题全解析)

主动引起媒体对城市形象的持续关注并保持受众对媒介内容的关注度以其曝光度提升;对媒体传播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受众习惯和传播规律,优化内容产品的形态,加深公众对城市形象的初体验,进而形成多元个性的城市印象;遵循国家利益原则,秉持“走出去”、“请进来”与“走进去”的渐进、组合手段,在对外传播中,最大程度地实现有效覆盖有效接收。2)构建垂直和水平写作的新媒体国际话语传播体系

@共享充电宝,韭菜好割也要注意姿势

共享充电宝涨价,“割韭菜”不是长久之计

成大 440 一、名词解释

01

培养理论

培养理论又称涵化理论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而微妙的“修养”过程,人们思想的形成受到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和制约。理论由美国宾州大学格伯纳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全国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的支持下对电视播放内容对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理解的影响展开的研究中提出。其基本内涵包括:受众的涵化效果与观看电视的数量成正相关;电视对受众的涵化作用是单向的、整体的,受众只要观看电视,就会产生一定的涵化作用。

02

建设性新闻

建设性新闻由记者兼学者的海格拉普在2008年的一篇新闻评论中提出,它与积极心理学、和平新闻、公民新闻、对策新闻等概念有一脉相承的紧密关系。目前学界对建设性新闻的界定没有达成一致的概念,凯瑟琳·戈登斯特对建设性新闻的定义为将积极心理学方法应用到新闻生产过程中,以创造有吸引力的报道,同时忠于新闻的核心功能。

03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是20世纪才开始兴起的一种新的文献研究方法。它通过考察人们所写的文章、书籍、日记、信件,所拍的电影、电视及照片,所创作的歌曲、图画等,来了解人们的行为、态度和特征网络教育受众群体,进而了解和说明社会结构及文化变迁。除了信息本身的内容外,内容分析法还被用来研究信息发出者的动机,以及信息传播的效果或影响。

二、简答题

01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特质和特点

(一)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特质

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这一基本特性决定了我国新闻媒体的宗旨、格局、宏观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

(二)中国新闻事业的特点

(1)最高宗旨: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是: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促进现代化建设。

(2)拥党向党:自觉地接受共产党领导,无条件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令。

(3)工作路线:新闻媒体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工作路线。新闻媒介要努力宣传党、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满足群众的需要;同时,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支持新闻媒介。

(4)事业格局:新闻事业是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层次媒介并存的格局。

(5)管理模式:新闻事业属于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

(6)运行方式:新闻事业基本上实行“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的运行方式。在宣传报道上严格按党性原则进行;而在经营上,各新闻媒介是独立法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纳税。

02

城市形象内涵(概念)和塑造策略

“城市形象”最早由美国城市学家凯文·林奇在1960年出版的《城市意象》中提出,他认为任何一个城市都有一种公众印象,它是许多个人印象的迭合;或者有一系列的公众印象,每个印象都是某些一定数量的市民所共同拥有的,林奇对城市形象更多是看作对城市物质形态的直觉认识。后继研究中将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以及政府行为、市民素质等内容纳入“城市形象”的内涵体系,从而形成了对城市形象概念的综合定义即公众对一个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表象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反映了城市总体的特征和风格。

城市形象的塑造策略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谈:

(一)利益相关者方面

激发利益相关者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鼓励和激发利益相关群体在城市形象传播中的有意识行为以及吸引有影响力的组织机构、五百强企业入驻。首先基于认同性的利益攸关策略,将“城市“与”大家“的理念连接,在利益相关者的想象与承诺中共筑城市形象;其次鼓励利息相关群体通过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甚至大众传播等途径扩大城市的知晓度和美誉度;最后因为有影响力的组织机构的入驻和城市结成利益有关关系,能够提升城市的城市形象。

(二)城市营销策略

在城市定位和城市形象元素中发掘城市营销的核心价值,开发和打造丰富的城市产品,吸引城市使用者和消费者。确立城市品牌定位,在目标群体记忆中生成识别性、结构化、差异化的稳定图谱;通过营销策略提升城市知名度,优化城市形象。

(三)大众传媒策略

主动引起媒体对城市形象的持续关注并保持受众对媒介内容的关注度以其曝光度提升;对媒体传播内容进行整合,根据受众习惯和传播规律,优化内容产品的形态,加深公众对城市形象的初体验,进而形成多元个性的城市印象;遵循国家利益原则,秉持“走出去”、“请进来”与“走进去”的渐进、组合手段,在对外传播中,最大程度地实现有效覆盖有效接收。

(四)文化策略

制造文化认同,基于地缘文化形成鲜明的城市地域特色;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发展文化体验经济;通过差异化、个性化策略对城市形象的文化内涵进行纵向传播以期彰显城市个性,提炼新民俗,营造地缘性的精神家园,提升城市竞争力,发展自信心和形象传播力。

03

扎根理论的内涵和运用方法(步骤)

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Strauss和BarneyGlaser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的运用方法一般包括:

1)从资料中产生概念,对资料进行逐级登录。

2)不断地对资料和概念进行比较,系统地询问与概念有关的生成性理论问题。

3)发展理论性概念,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

4)理论性抽样,系统地对资料进行编码。

5)建构理论,力求获得理论概念的密度、变异度和高度的整合性。

三、论述题

01

网络受众为什么同时具备“个性化”和“社会化”两种特性

前言:媒介环境变化+受众角色变化

主体:

(一)从“统一式”信息消费到“分裂式”信息消费

网络教育受众群体

1)单一的信息消费平台受到多元化的平台冲击

2)信息发布模式改变,用户对内容服务重组

3)个性化平台成为消费选择的未来

(二)从“独立性”信息消费到“社会性”信息消费

1)个体的信息消费作为社会行为直接用于信息生产

2)受众间相互信息引导编织信息网络

3)信息消费的群体性氛围影响着个体态度与行为并形成群体效应

02

网络舆情与网络民意之间的关系及网络舆论引导策略(疏导舆情)

前言:网络舆情不等于网络民意+网络舆情和网络民意的定义

主体:

(一)网络舆情与网络民意之间的关系

1)网络民意不等于民意

网民不能代表现实公民,活跃网民也不能代表全体网民,因此代表性不足;存在“水军”、刷票等现象“污染”了“网络民意”,因此真实性存疑;“群体极化”现象下,“网络民意”呈现极端态势。

2)网络舆情聚焦议题呈现“同类聚集效应”

“网络舆情”常常由对人心的煽动而起,互联网上少数人的声音被不断放大,同一立场或同一议题关注者借助互联网集中起来,在相关问题上频繁发声,造成“同类聚集效应”,由此,规模不大的人群通过同时聚焦于同一议题、同一网络事件而爆发出巨大的能量,造成浩荡的声势,给人一种占据舆论的错觉。

3)“网络舆情”不等于“网络民意”

网络教育受众群体

“网络舆情”体现在网络现象、网络热点等问题上,而“网络民意”更多体现为一个个网络用户自身的原生态意愿。在过去,“发声”既是权利也是权力,但互联网提供了发声的条件,发声更多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权利而非权力,所以在众多网络热点事件中存在着“沉默的大多数现象”。

(二)网络舆论的引导策略

1)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和监督社交媒体

2)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相互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3)建立健全网络舆论预警、引导及反馈机制

3.新媒体时代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变化

四、材料分析题

01

根据材料网络教育受众群体,分析平台应当采取什么措施(如何更好地对平台进行治理)捍卫公共价值

前言:公共价值概念解析+媒介环境变化

主体:

(一)互联网平台对公共价值的挑战

1)新闻工作者的独立性被挑战

2)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受到限制

3)平台的选择性主导了新闻类型

这里公共价值涉及的行业不止是新闻行业,也有诸如卫生健康行业、教育行业,这里只选取了针对新闻行业的公共价值挑战。

(二)平台社会背景下重建公共价值的路径

1)公共价值植入平台生态系统

2)从市场参与者、公民社会、政府三方面主体对平台社会的公共价值重建

02

根据材料,运用对外传播理论,分析中国媒体对外构建国家形象的挑战和机遇

前言:国家传播格局变化

主体:

(一)构建国家形象的挑战

1)西强中弱国际传播格局的制约

2)西方的符号霸权与话语联盟

3)西方的技术联盟与资本干预

4)谣言传播与“沉默的螺旋”

5)自身国际传播能力不足

(二)国际传播视角下国家形象传播的未来路径

1)争取发展中国家支持,破解国际传播格局的制约

2)构建垂直和水平写作的新媒体国际话语传播体系

3)国家形象的美学回归与情理并重

4)抓住受众偏好,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