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讯 5月16日,“2019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高校行”大型融媒体采访活动走进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新能源培训室内,海南网记者对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人才培养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现场了解,他希望将重电的好经验带回海南。
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结果。近年来,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探索基于产权介入和效益分享的产教深度对接机制,建立起了职教集团、校企联盟、产业学院“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体系。
采访团参观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职教集团+校企联盟+产业学院”
三位一体构建产教融合“新格局”
如何从“融入”走向“融合”,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围绕这个话题,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开启了一条“职教集团+校企联盟+产业学院”三位一体的特色融合发展之路。
作为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学校,学校在多年的产教融合探索中积累丰富资源。如何将资源效用最大化?2017年,经过近1年的探索试运行和完善章程,学校隆重举行了重庆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大会现代工程设计制图 电子科技大学 网络教育,为突破资源整合瓶颈、建设示范职教集团奠定了坚实基础。
采访团参观重电-华为智慧创新中心
作为牵头单位,学校从技术服务、培训就业、创新创业、国际合作、贯通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实施多元投入、利益共享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改革。集团成立以来,各类技术培训研发项目达230多项,为企业培训员工3200人次。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表面化、形式化等问题困扰着合作双方。为此,学校以重点专业群为基础,建立了“信息安全与云计算校企联盟”、“信息通信技术(华为ICT)联盟”、“智能制造校企联盟”等7个专业层面的校企联盟。
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可以分享行业前沿信息和人才需求情况;联盟内的学校和企业成员可以共同参与技能大赛、讨论专业建设岗位标准、制定课程标准编写教材等。通过深入的衔接与合作现代工程设计制图 电子科技大学 网络教育,打破“表层”合作,丰富合作内涵。
重庆电子信息职教集团成立
除了教育集团和校企联盟,学校还为破解人才培养瓶颈建立了“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重电-华为ICT学院”、“重电-新大陆物联网学院”、“重电-启明星辰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重电-海尔智能电子学院”等8个产业学院。
“协同培养+分层培养”
校企协作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名列其中。学校结合地方产业布局和学校专业特色,选择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光电显示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6个专业作为试点,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长安汽车大学智能制造工程学院成立仪式
在这一模式下,学生具有“学生”与“学徒”的双重身份。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考核标准,联合进行招生招工,并对学生进行共同考核管理。通过基础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培养、准员工培养三个阶段,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从目前来看,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在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敬业精神等方面均优于普通在校生。”学校教务处处长王正勇说。2018年,2017级学徒黄绍林参加 2018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全国一等奖。而在2017的ICT 信息通信大赛工程制图及概预算大赛上,2016级学徒制学生包揽了一、二、三等奖。
校企协同育人的同时,学校还在人才分层培养上下功夫。“学生基础情况不同,全部按统一模式培养,有的学生‘没吃饱’,有的学生又会觉得‘撑’。”为此,学校将学生分成普通高职班、卓越人才试点班、卓越人才工匠工坊进行分层培养。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还制定了“星光大道奖励计划”,铺设“技能专家”“知识学霸”“创业达人”“文体明星”“社团精英”五条“星光大道”,为优秀学生多样成才从精神和物质上进行奖励。
华为产业链专场招聘会合影
“四方联动+发展联盟”
精准帮扶打造服务地方“新模式”
天线系统产业,是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战略新兴产业的重点产业。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如何培养优质人才和技术工人,是该区一直头痛的问题。
2017年12月,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与万盛经开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签订协议,共建重庆万盛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创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依托重电校企联盟资源及华为产业链资源,促进了当地ICT创新人才的培养,解决人才需求问题。”学校通信工程学院院长陶亚雄说。而在此过程中该模式不仅为学校服务地区经济拓展了新模式,也成为高职学院助推区县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
ict人才联盟成立与专场招聘会合影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问题,同样困扰着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2018年7月,学校联合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长江经济带产教融合发展联盟”。
联盟的成立,在促进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与地区间职业院校协同合作,构建梯次有序、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合作紧密的产教融合网络形成了强大的合力,构建了长江经济带职业教育命运共同体,更好地为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长江经济带产教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