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学院八大机构整建制搬迁,
亚洲高校单体面积最大图书馆交付使用,
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
9月26日,山大青岛校区举行全面启动新闻通气会,关于校区最新建设发展情况,您想知道的全在这里了!一起来看——
9月26日,伴随着山大青岛校区2017年新生开学典礼的开场,作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重要支点的青岛校区正式宣告全面启用,这也标志着山东大学在济南、威海、青岛三地办学格局形成。一校三地办学体现了山大特色,也是创新办学模式之壮举。
26日上午,记者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全面启用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经教育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批准,2012年启动建设工作,2016年9月17日正式启用。今年9月,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发展,校区一期建设已经全部完成,二期建设业已启动。
随着六个学院整体搬迁到青岛,目前青岛校区学生总量已达4500余人,其中本科生约3150名,研究生约1250名,留学生约100名。预计到明年九月份,伴随搬迁工作全面结束和2018级新生入学,校区学生规模将达到近万人。据了解,地处青岛市蓝色硅谷核心区的青岛校区校园规划总用地3000亩山大网络教育国际投资学,教职工住宅规划总用地720亩,总投资约71亿元。已经建设完成的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57.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9亿元;正在建设的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2亿元。
山东大学副校长、青岛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张永兵介绍,青岛校区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总体目标,按照“综合性、创新性、国际性、引领性”的全局要求,坚持存量调整与增量发展并重的原则,进行学科与学术机构的设置规划。具体为:以现有学科为基础在青岛校区规划建设生命与健康学科群、信息学科群、环境能源学科群、政法学科群;增量建设海洋学科群和创新转化学科,成立交叉科学研究院,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群建设发展;建设德国学院、山东大学-弗吉尼亚理工跨学科联合学院及其他国际合作办学机构。
目前,校区一期学科已基本调整到位。六个学院和八个研究机构整建制由济南迁入青岛校区,包括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含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等6个学院,以及海洋研究院、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环境研究院、光学高等研究中心、县域发展研究院、高等研究院、粒子科学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8个研究机构。
“建设青岛校区,是山东大学审时度势的战略举措,是山东大学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措施。”张永兵介绍,在山东大学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青岛校区担负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先行区和学校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历史使命,是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引擎。
定位:将成山大“双一流”建设的“新引擎”
最近,国家公布了“双一流”建设名单,这是继“985工程”、“211工程”后,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又一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而山东大学这次榜上有名。
那青岛校区在“双一流”建设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学校提出要把青岛校区打造成为山东大学‘双一流’建设的‘新引擎’。用新引擎来定位青岛校区的功能我觉得非常贴切和形象。山东大学事业的大船需要多台强有力的发动机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需要源源不竭的充沛动力。”
张永兵解释,青岛校区这个“新引擎”有其鲜明的特征,概括讲就是具有“三个特性”的“三区四基地”。“三个特性”是指“高端性、集群性、交叉性”,“三区”是指“引领学术前沿的创新型校区、全面开放办学的国际化校区、深化综合改革的示范性校区”。“四基地”是指“高端人才的聚集和培养基地、高端学术和应用技术研究基地、高新技术成果的孵化和产业化基地、高水准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基地”。
学校将进一步明确三地办学定位,优化学科空间布局。青岛校区将在学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确定的“学科高峰计划”、“学科激励计划”、“学科整合调整计划”中发挥应有作用。与学校一同发力,集中配置资源,强化政策支持,推动重点学科快速发展;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推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持续加强学科方向凝练,推动学科现代化。
张永兵还指出,青岛校区除了要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引擎”,也必将成为推动山东省、青岛市和蓝色硅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它将扎根地方,服务社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人才和文化支持。”
亮点:绿植取代围墙,开放式大学校园
山大青岛校区的总体规划传承中国儒学中庸、对称、内敛精神,体现了当年山东大学小鱼山校园“三面郁葱环碧海,一山高下尽红楼”的独特气质。走在校园里,满眼的绿色让人神清气爽。
据了解,校区所有建筑均按照国家绿色建筑的标准设计、建设完成空气能、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清洁能源在青岛校区得到了广泛的利用。“校区中水站日处理能力近5100立方,实现了校园污水的零排放。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贯穿于校区室外工程建设,4800米综合管廊、5100米电力管沟的建设,具有极大超前性。”山大青岛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振奎还强调,青岛校区还是无围墙大学校园。“学校以‘绿植围挡+视频监控’的方式实现校园围合,绿色植物取代传统围墙,装点校园边界又确保校园与外界安全隔离。”他表示这一点也体现了学校开放的办学理念。此外,青岛校区规划标准高。容积率0.65、绿化率46%,学生用地面积、人均总建筑面积、人均学生宿舍面积等指标远高于一般规划标准。
除了优美的校园环境,还有舒适贴心的生活环境。记者看到,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曦园食堂三层已全部开放,配备了180人的饮食服务队伍,布置3600个餐位,提供中西餐、各地风味小吃约160个主副食品种,一、二层实现错时供餐,二层供餐中午延长到13:00、晚上延长到19:30,确保上课师生能够从容用餐。
此外,学生公寓楼群“凤凰居”已全面启用,公寓楼建有师生交流室、国学课堂、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心理咨询室、社团活动室、女生形体训练室、自助厨房等功能室,为学生学习交流提供方便;设有自助洗衣房和开水房,洗衣房配置了洗衣机、洗鞋机、烘干机等,开水房配置了直饮水机,学生可以自己选择饮用凉水、温水或开水。学生公寓采用一流的管理模式,设有学生出入身份验证系统、安全数据分析系统,并实行生活用电智能化管理。
福利:全国高校最大图书馆全面启用
9月13日,备受瞩目的青岛校区图书馆顺利开馆启用,该图书馆面积为8.16万平方米,是全国高校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同时也是校区地标性建筑。
记者了解到,图书馆共有12层,一期开放2至7层,现有法律、生物科学、环境科学、地球科学、航空航天、计算机技术、社会科学、文学等各类专业及综合类藏书近20万册,期刊600余种,报纸29种,阅览座位1000余个,电子文献阅览座位80个。“校区图书馆在图书管理方面采用了RFID技术,将门禁、图书标签、自助借还书机、移动盘点平台、校园卡借书功能、管理软件等融为一体,读者可一次性完成多本图书借还和超期自助缴费,设备先进,操作便捷。”李振奎还补充山大网络教育国际投资学,馆内还配有自助打印复印扫描一体机、电子书借阅机、86吋触摸屏查询机等设备,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高水平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图书馆还将面对市民开放,与在校学生享受同等的待遇。“现在学校图书馆数量并不多,有很多图书还没有从济南搬过来,但如果学生在网上订阅借读,即使本校区图书馆没有,也将会从济南校区的图书馆寄送过来,供学生借阅。”
另外,校区还建有公共(创新)实验教学中心,承担校区公共基础实验课程、公共实训课程及学校十大创新平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验中心对跨学科、跨学院的公共、基础类实验室资源进行整合,设立四个实验平台和N个创新实践实训平台,实现资源整合、开放共享,确保实验教学的高质量完成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全方位提升。公共(创新)实验教学中心整体规划实验室空间资源约1万平方米,现投入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约为1800万元。
创新:三校区可上同一课,打造智慧校园
山大青岛校区着力打造智慧校园,校区按照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一期投资3亿元打造了智慧校园系统,无论在设计理念还是建设标准上,都达到了国内高校的一流水平。
记者也亲身体验了一次“智慧校园”。在学校的远程智能交互教室里,黑白前的投影屏幕上同时出现了济南、威海和青岛三个校区的教室画面,并且是实时连线直播,三个校区可以同上一节课。“远程智能交互教室使用方便,不管是听讲还是主讲,都可以一键式切换。而且实现自由演讲,声音清晰。”
该教室负责老师告诉记者,直播的镜头不仅对授课老师的位置进行自动追踪,只要在课堂上有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者提问,镜头都会自动对焦,在连线画面上进行清晰地展示。此外,在交互教室进行的活动都可以实时的网络直播,通过手机终端在哪都可以听课,不在只局限在教室里。”据了解,该教室能容纳学生100多名,学校计划今后在每个校区内同步建设10间,为三地师生跨校区交流研讨和共同上课提供便捷平台,师生在校区内可以随时随地组织研讨、加入课堂、或者观看讲座直播。
据介绍,校区规划建设了泛在校园网络、智能安防平台、资源与能源管理平台、智慧多媒体教学系统、电子考场系统、教学云桌面平台、视频会议系统、校园地理信息系统(GIS)、校园一卡通系统等十八个校园智能化系统和七大管控中心,充分融入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理念,为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一校三地办学教学资源共享,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保障。
高配:引进院士挂帅学院院长
青岛校区的启动运行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涉及6个学院和8个科研机构的整建制搬迁,这其中就包括相当数量的杰出人才队伍将落户青岛校区。
山大计算机学院院长陈宝权就是2013年受聘来到了青岛校区,作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对学校的发展和有着自己独特的感受。“除了青岛突出的地缘优势,学校的高标准、高要求和高福利,吸引着更多的优秀人才选择来山大执教。”他告诉记者,学院引进了十多位优秀的年轻老师,提高科研队伍能力和水平。
青岛校区在启动阶段,就在杰出人才引进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已正式聘任中科院院士焦念志担任海洋研究院院长;国际知名哲学家、社会学家贝淡宁教授担任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美国芝加哥大学讲席教授杨大利教授担任公共治理研究院院长;还引进了大连化物所韩克利、邓伟侨、李兴伟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及其团队成立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引进长江学者、杰青刘林华教授及其团队成立“山东大学光-热辐射研究中心”。
经初步统计,目前将到青岛校区全职工作的杰出人才有两院院士4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1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人,百千万国家级人选7人,山东省“泰山学者”26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10名,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3人等。“目前,还有4位院士与校区达成明确的合作意向,20余位长江学者、杰青、优青、青年千人、外籍专家等学者的引进洽谈正在稳步推进之中。可以预见,随着校区全面启用,会有更多杰出顶尖人才加速汇聚山大。”孙永兵补充。
未来:体育中心、学生会堂将对外开放
记者了解到,山大青岛校区二期建设已经开启。校区二期工程总建筑面积70多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体育中心、学生会堂、专家公寓、学生公寓、工程技术研究院M区、国际交流中心等17个项目,“其中通过今年共建实施方案的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8亿元,计划2020年底前全部完成。”李振奎介绍。
其中,体育中心和学生会堂这两个项目将成为标志性公共建筑。“体育中心项目的建筑面积约8.9万㎡,总投资约6.5亿元,包含8000人体育馆(内含游泳馆)、20000人体育场、室外训练场,具备承办国内高级别运动会常规比赛和单项比赛的能力。”李振奎补充,学生会堂项目的建筑面积约3万㎡,计划投资2.8亿元,包含1020座多功能学术报告厅、500座音乐厅、以及艺术中心。“两个项目建成后,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也会面向社会开放,成为区域性文化体育中心。”
规划:联手国际名校,拓展合作办学空间
青岛市作为国际闻名的重要港口城市,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所拥有的丰富资源和突出优势,这无疑也将助力山大青岛校区拓展国际合作的新领域,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一方面,我们将继续维护和发展好与国际顶尖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共建关系。例如,围绕德国学院建设,深化与德国亥姆霍兹学会的合作;围绕创新转化学院建设,深化与英国剑桥大学的合作;围绕公共治理研究院建设,深化与芝加哥大学的合作等。另一方面,我们将努力拓展新的合作平台,例如,学校与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合作,共建山东大学-弗吉尼亚交叉学院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当中,相信不久就能取得丰硕成果。”张永兵介绍。
在学校二期建设规划中,校区将继续深化与国内外诸多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青岛的地缘优势,面向全球,广揽人才。新建包括海洋学院、创新转化学院等4个学院,以及交叉科学研究院、青岛金融与财富管理研究院、公共治理研究院、中国海检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院、微纳电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脑与类脑科学研究院、人文研究院、文化遗产研究院等9个科研机构,努力把青岛校区建设成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引擎。
“我们将紧紧抓住青岛校区全面启用带来的优越条件和机遇,促进留学生增量发展,推动国际合作办学取得新突破,努力营造一流大学东西文化融合交流的应有氛围,进一步提升山东大学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