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成考网 > 网络教育 >详细内容

网络教育会计专业实习报告(会计实习日记10篇 会计专业实习日记 5400字)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学校入选国家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单位。与近千家知名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并且大部分都是全国500强企业或行业100强企业,每年来学校招聘的岗位数与毕业生数比例均超过了4:1,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连续多年位列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深化产教融合 强化校企合作 实习工作硕果累累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第一批设立的高职院校和全国百所示范院校的优秀院校,学校以“立德树人 兴商润民”为使命,以建设“创业型高水平商科院校”为目标愿景,秉承“尚德蕴能,日精日新”的校训,坚持“经营、创新、开放、共生”的发展理念,实施“名校名企育优生”战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构建了多元化产学研合作体系,国内外知名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实施“1+1+N”的校企合作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达到新高度,形成了“多元协同、真实职场”、“教学经营一体化”、“双业融通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材建设、课程置换、师资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成效显著。学校坚持为社会用人需求服务,为学生就业成才服务,为学生终生幸福奠基,逐步形成了深植行业背景、产学研协同创新,对接新旧动能转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学校产教融合新局面。教学质量、办学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一、管理创新背景

(一)创业型大学建设激发办学活力

2011年,学校探索并在全国率先确立了创建创业型大学发展道路。出台《关于加快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决定》,确定了山商特色的创业型大学基本内涵,即以知识传播和技术技能生产、集成创新应用为中心,以德才兼备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拔尖人才培养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以开放、合作、共生为价值导向,以激发广大师生自觉弘扬企业家精神、创新创业为动力,自主确定战略方向,主动寻求组织创新以适应内外部变化的变革性生态文化组织。

(二)宏观政策规范实习管理

2015年,教育部颁发《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对职业院校管理层面的各项工作分别在政策法规、管理能力、质量保障机制三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2016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同年教育部发布《职业学校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教职成厅函[2016]26号),从顶层设计设计上进一步规范了实习管理,顶岗实习进入标准化时代。

山东省教育厅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加强学籍管理的通知》、《山东省职业院校基本工作规范》、《山东省贯彻落实教育部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职业院校规范办学行为自查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每年开展职业院校实习管理自查与检查。主管部门发布的制度和采取的措施为顶岗实习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数字化校院构建沟通立交桥

2015年,学校入选国家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单位。自2014年10月启动智慧校园项目。统一信息编码标准,完成校园信息门户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共享数据中心平台三大基础应用支撑平台建设,将办公、教务、科研、图书、一卡通、人事等集成到智慧校园平台,实现校内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和一站式服务,“移动商院”等移动校园应用平台运行良好,实现了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智慧校园的建设,使学校信息化由原来的基础网络、部分孤立应用系统构建,完成向集成的、全局信息系统建设转变。

二、典型做法与具体措施

(一)构建“一体两翼”专业布局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招生专业从65个压缩调整至44个,形成了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体、以信息工程技术类专业和人文艺术类专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布局。

(二)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形成灵活实用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1.立足“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教育教学理论,提出“多元协同、真实职场”育人理念,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生产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与药品学院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手脑并训、知行并进;按照职业人标准,以真实职场主体育人,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联动协同,专业、学业、就业与行业、企业、职业对接融通,人才培养、生产、科研有机结合,形成校企深度合作、生产型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图1 “多元协同、真实职场”育人理念

2.以 “三全育人”和实践育人理论和协同理论为基本理论框架,构建“三融合、四协同”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智能制造与服务学院以“三全育人”和实践育人理论和协同理论为基本理论框架,以国家相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文件精神为基本要求,创建“三融合、四协同”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即:企业岗前培训与学校就业创业教育相融合;企业岗位技术能力要求与学校专业课程建设相融合;企业岗位核心素养与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相融合;校企文化协同育人,校企制度协同育人,校企管理协同育人,校企科研协同育人。

图2 “三融合”基本内容

图3 “四协同”基本内容

(三)建立健全高效实用的管理机制

1.构建校企联动的实习管理机构

学校建立了校院二级实习管理机构,配备了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管理队伍,健全了贯穿顶岗实习全过程的管理制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组员的学校学生实习自查领导小组,对学校的实习管理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各二级学院与实习企业联合成立实习管理指导小组,为实习学生配备专业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成长成才。实习管理过程中,突出实习工作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重要性和关键性;注重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真正把学生实习特别是顶岗实习作为职业道德养成、职业技术技能培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环节;将实习的组织、管理、考核、安全等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2.建立覆盖实习管理全过程的制度体系

(1)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实现宏观管理与指导

学校一贯重视实习管理的制度建设,定期召开制度修订会议,围绕搜集的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听取各二级学院、企业、学生等相关方意见,不断进行修订完善制度。2016年底,依据国家、省、集团相关文件精神,完成了《实习管理办法》、《实习企业遴选管理办法》、《实习信息反馈制度》、《实习安全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实习指导教师管理与考核办法》、《学生实习考核办法》等系列制度,保证实习管理的质量与安全。

例如《实习企业遴选管理办法》的合理制定,从源头上杜绝顶岗实习中潜在的问题。

优质的合作对象是学生实习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学校非常重视顶岗实习企业的遴选,认真学习了相关文件,针对现有的合作企业开展了调研,经过综合分析后,认为优质的顶岗实习企业须符合五个条件:一是重视人才培养并有一套较为系统的培训体系;二是能提供足够的实训岗位、企业导师;三是热衷于职业教育;四是能引领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先进的企业。

学校依据调研结果,制定了《实习单位遴选制度》,各二级学院按制度开展实习单位遴选评估工作网络教育会计专业实习报告,形成遴选评估报告,各二级学院与符合条件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校企双方明确实习目标、实习计划、实习任务、考核标准等,形成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确保学生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的岗位群一致。

(2)二级院部细化落实,根据不同培养模式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微观管理精细化

学校根据现代学徒制等不同培养模式的需求,要求各二级学院高度重视不同模式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鼓励各二级学院在学校制度体系基础上进行创新,单独制定与学校配套的相关制度,实现不同学科专业管理的差异化与精细化。

例如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实习管理一直贯彻其中,结合专业和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专业与共育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强化过程管理,强化实习管理。遵循必要性原则,分析了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和教学组织管理中的关键控制点,校企双方共同协商,从招生招工,到校内学习,工学交替及就业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有关工作方案、教学运行管理、职责标准、考核评价等四类制度文件。制度的制定采用了延续性改革,对于校企双方已经有的可借鉴的相关制度,经过双方协商,尽量保持校企现执行制度的延续性,同时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进行适度的添加或者调整。

图4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系列制度

(三)自主开发基于手机微信公众号的《实践教学管理系统》

为了充分发挥智能终端在实习管理中的强大功能,抓住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管理这个牛鼻子,学校自主研发了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基于手机微信公众号的《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借助移动互联、大数据、HTML5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顶岗实习岗位确定、过程管理、质量监控评价提供突破时空限制的管理信息手段支撑,实现了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的统一管理,实习过程的“管理不中断、服务不中断、学习不中断”实习工作的高效、可视化管控。

图5 《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功能图

1.通过HTML5和微信公众号实现一套系统支持多种手机操作系统,不用安装单独的手机App,便于维护、易于使用。

2.通过手机完成实习工作管理服务方便快捷。教师在手机上就可完成实习申请审批、实习总结审阅等工作。基于模板定制的调查问卷形式的实习总结,便于学生点选填写、学校图表可视化分析。手机签到,通过GPS和网络定位及时掌握学生位置信息,避免学生失联、陷入传销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学生通过手机上传实习照片、实习总结,方便快捷、真实有效。

3.学生通过手机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指导教师推送的HTML5课件,对接网络空间课程,并通过在线测验自动检验学习效果,实现“学习不中断”。建立实习专家知识库,积累学生常见问题和答案,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4.工作可视,数据驱动:系统提供了直观的图表统计分析功能。通过图表可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推进工作并随时检查工作效果。学生的实习成绩、教师的实习指导工作量全部可系统自动生成,过程资料自动留存,所需指标自动生成,不再用逐级上报、层层统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校企深度合作、产教深度融合,为实习管理提供保障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和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构筑产学研一体化平台,深入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形成“人才共育、管过程共、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机制,致力于培养“重诚信、懂经营、善沟通、能创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为学生顶岗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1.校企共同建设紧密型顶岗实习基地

网络教育会计专业实习报告

学校依托鲁商集团行业地位和办学优势,各二级学院与行业有影响力的大型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2011年学校评选出首批12个校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校企合作共建了ERP实训室、上海大众汽车SCEP实训中心等一批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在中国职业教育与中国商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对话活动上,学校荣获中国商业联合会“全国商业服务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院校”荣誉称号。

案例1:真实账目进课堂

校企合作成立财务共享中心,真实账目进课堂,破解会计专业学生实习中无法独立顶岗的难题。企业会计岗位人员数量需求有限,同时企业会计资料的保密性要求高,实习中学生无法独立顶岗开展会计工作。为解决会计专业顶岗实习瓶颈,会计专业先后与银座佳驿股份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约,校企合作建立“商职学院——佳驿酒店财务共享中心”,将企业财务部搬进校园,采取代理记账、业务外包的合作模式,校企共同指导学生承担银座佳驿酒店近两百家门店的会计核算工作。

图6 原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考察佳驿酒店财务共享中心

案例2:招生与招工同步,校企共建育人平台

公共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2016年单独招生中,采取招生与招工同步模式,华住集团与学校共同完成招生宣传工作,同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面试专家组,进行单独招生面试,学生除符合学校招生资格外,还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校企联合交替培养。

学校通过与华住构筑校企利益共同体,引入经济型酒店职业标准确定培养规格,融入华住个性化要求优化教学内容;共建“华住讲师团”网络教育会计专业实习报告,建设华住客房仿真模拟实训室,实施华住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造,构建了“2+0.5+0.5分段式育人机制”,实现工学交替贯穿专业培养全过程。校企共同组织课程教学,全新塑造“学与教”形态。企业提供订单班的全部顶岗实习岗位,学生以“准员工”身份进入企业实习。

图7 “2+0.5+0.5分段式育人机制”

2.校企共建管理团队,实习管理双重化

学校与企业根据师资配备、实训条件等,结合企业岗位标准,共同制定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的“双导师”培养培训机制,建立选拔、考核、激励制度,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通过企业推荐、学校面试招聘的方式,开展企业导师选拔工作,初步组建了企业导师资源库,建立健全企业导师、专业导师的双导师制。

学生实习过程中接受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双重指导。一方面专职教师现场指导。顶岗实习中组织校内专职教师含辅导员全程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现场指导,不断熟悉并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现场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不断调整和完善顶岗实习工作方案。一方面企业导师全程指导。在企业导师的现场指导下,学生借助企业完备先进的设施条件进行实战演练,真正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 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3. 创建“双主体、全过程、多元化”顶岗实习考核评价模式

充分利用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用信息化手段构建由企业指导教师、学校带队教师共同完成的“双主体”实习成果评价模式,实现了顶岗实习考核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企业指导教师从工作纪律、职业规范、职业素养、日常表现、业务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设置了60余个考核点,针对实习各个环节全过程考核,从而提高其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考评环节中从职业素养、实习过程、实习成果等多个方面评价,引导学生职业素养的锤炼与养成。学校指导教师根据实习总结、顶岗实习管理平台签到情况、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工作能力提升以及政治思想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设置40余个考核点,校企双方考核点完整覆盖学生顶岗实习全过程,考核内容涉及业素养评价、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工作能力评价等多方面,既包含业务完成情况等硬指标、总结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质量等硬指标,也包含工作态度,团队精神、职业素养、政治思想等软指标,实现了多元化评价。由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双方考核评价,确保考核结果公正、客观、合理,“双主体、全过程、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有效地引导学生认真完成实习工作任务。

三、成效与反响

(一)保障并提升5000名在校学生实习品质与质量

学校制定了完整的校企合作管理办法,使企业的技术技能师资和完善先进的设施资源真正融入到教学之中,极大地夯实了实践教学的基础条件,实现了校内专业学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两个教学环节的无缝衔接。目前学校与240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与1000多家企业建立了顶岗实习合作关系,这些优质的企业资源满足了不同阶段、不同岗位的学生顶岗实习。同时,企业和专业双导师在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技能训练、职业态度等方面深度融合,从内容到过程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品质和质量。

(二)理论实践相结合,形成一批物化成果

学校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在产教深度融合、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实习管理等方面形成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共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9项,山东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3项(重点课题11项)。获得立项3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教学资源库,牵头制定4个省级专业标准。

(三)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得到大幅提升,在国家级赛事中表现突出

学校注重岗位技能培养,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近5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6项、二等奖16项。将创意、创新、创业融为一体,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打通绿色通道,2016年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高职唯一),并被评为“最佳带动就业奖”。2017年获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项。

(四)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

与近千家知名企业共建实习就业基地,并且大部分都是全国500强企业或行业100强企业,每年来学校招聘的岗位数与毕业生数比例均超过了4:1,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连续多年位列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四、未来发展

面对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新业态发展,学校将持续深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合作深度广度,持续完善实习管理制度,保障企业、学生的共同利益,保证学生的安全,进一步提升实习后直接就业的比率。依托学校国际化办学优势,进一步开拓国外实习就业市场,由深度合作的国内企业提供国外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的部分实习岗位,不断拓展国外顶岗实习市场,助力一带一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