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建成考网 > 网络教育 >详细内容

我校网络教育对新生入学的要求是什么(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策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然而,有些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仅仅停留在泛泛地介绍学校的机构、校园面貌与设施、专业设置情况、校风校训、办学宗旨等层面上,出现了很多问题。新生入学教育及对策分析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特点及其对策探讨[J].谈新形势下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策分析[J].

【摘要】入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的重视,抓好这一时期的教育不仅会使学生终身受益,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各方面的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怎样能够使新生转变观念,很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环境,使他们得到健康的成长,这是入学教育应该完成的工作,同时针对当代大学生入学时的种种不适应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策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帮助新生认识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活的特点,了解专业及其发展领域,认识自我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然而,有些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仅仅停留在泛泛地介绍学校的机构、校园面貌与设施、专业设置情况、校风校训、办学宗旨等层面上,出现了很多问题。怎样做好入学教育,关系到大学生能否迅速适应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我们对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必须到位,刻不容缓。

1.大学新生产生的不适应问题及原因

1.1 理想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据调查,中学时代,对80-90%的学生来说,“报答父母厚望”、“对大学美好生活的向往”、“谋求地位、职业、自尊心”是他们升入大学的理想。一旦理想实现升入大学,他们又不知道该干什么,该怎样干,没有了生活的目标和努力方向,倍感茫然。目前,我国中学教育缺乏或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目标的认识和培养,告别了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刻苦攻读的时代,进入大学便被动地卷入了某个职业圈子,由于对该职业缺乏兴趣,造成一些学生钟情于休整休息的快乐时光,理想和目标的暂时失去减弱了他们的学习进取心和动力,一时显得很无耐。突然脱离题海的学子们不会很快把社会责任感上升到主导地位,加之现实的大学生活与理想中的美好憧憬又不太一致,因此,入学后的一年中,大学生中普遍出现了学习积极性下降和转移的现象。

1.2 对大学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效率降低

大学的学习活动和中学的教学活动明显不同,中学的学习目标和内容都很明确,老师对学生也很关注,因此,学生对教师和书本的依赖性比较强。而大学的教学节奏要比中学的快很多,教师上完课就会离开课堂,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很少。据调查,大学生学习不适应的高达70%以上。如果他们不能针对大学学习特点及时调整学习方法,便会在学习上处于被动,这也是很多大学新生参加第一次考试成绩较低的原因之一。另外大学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较高,什么都依赖老师的学习方法也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不适应,甚至出现逃学、厌学现象。

1.3 心理上的不适应

据统计,全国约有25%-30%的在校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6%-8%的在校大学生有心理疾病,马加爵事件就是心理失衡产生的恶果。由于大学陌生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方式、经济压力和周围环境等对刚入校的新生来讲,势必会引起诸多不适我校网络教育对新生入学的要求是什么,极易导致其心理上的失衡,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入学的大学生中,独生子占90%以上。这些学生由于他们特殊的家庭、社会环境和所受教育的影响,形成了他们特有的性格和心态,表现出许多突出和严重的新问题。生活上,他们在家庭中的几乎所有要求甚至包括一些不尽合理的要求,都会得到家长的满足。许多大学生在中学时一直都是班级佼佼者,他们憧憬着未来的“我”也将是出类拔萃的,可是他们进入大学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自己不再是众人瞩目的中心。这不免对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很大,有的甚至为此丧失信心、自暴自弃。如此大的落差,一些学生难免会有一种“失落感”,对未来感到了迷茫。

2.新生入学教育及对策分析

2.1 全员动员,帮助新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环境

从高中到大学环境条件的迅速改变,使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适应性受到强烈的挑战,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不适应。如:理想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对大学学习方法不适应而产生学习效率降低;陷入“专业困境”以及心理和生活上产生一些不适应等。

入学教育会提到上述不适应,但不够深入,许多新生入学教育一结束,没过几天便我行我素,依然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在进行了一个阶段的课程学习后,全体老师应当动员起来,做好育人的工作,不时的在专业方面、思想方面、生活学习方面给与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尤其是班主任要能够起到带头作用,这样让学生能够感到更多的依靠,同时也给辅导员减轻了一些压力,让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学生工作,双管齐下,争取帮助有压力的新生早日适应大学生活。

2.2 做好诚信教育工作

在严肃考风考纪的警戒下,考试作弊屡禁不止,甚至出现集体作弊;在激烈竞争的就业市场中,很多毕业生制造各种假证,编造材料,以骗取用人单位的青睐;工作多年的毕业生助学贷款就是不还等等。所有这些现象反映出身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诚信严重缺失。

德为先,诚为本。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曾说过:“在今天,中国诚信传统沦丧,失信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的情况下,全社会应当行动起来,重建信用体系。”向大学新生进行诚信教育,已成为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品质的迫切需要。高校要从新生一入学抓起,做好诚信教育第一课,让他们确立诚实守信的观念,意识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可以为新生建立个人诚信档案,将其信用状况记录在案,并把之作为评优评先和就业推荐的凭证。

2.3 教育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应用能力的教育。新生要尽快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自学,学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学会做笔记,学会有效地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学会如何查找资料等。

首先要在知识结构、能力层次、智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自我定位,建立适合于自己实际情况的学习总目标。其次,在完成所学专业的基本任务并达到基本要求的同时,要及时地更新、调解、补充所学知识,以利于高质量完成学业。再次,大学生要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大胆创新,争取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发挥和培养。最后,大学生还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合理地支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争取使大学生活更加充实。

2.4 帮助大学生了解专业,对专业产生兴趣

如何让大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专业,更加喜欢自己的专业,对新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育。部分新生所学的专业与自己填报的志愿不相符合,本身就对所学专业不了解,加之来到学校后,受到老生对该专业各种说法的影响,产生了调系、转专业等现象,这也是很正常的,作为专业老师就要在开学初将本门专业的所学内容、发展前景、目前处的地位以及就业走势向新生们详细地做一解释,让他们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争取让每一位新生感到自己能够在本门专业上有所发展,对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

2.5 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历程。职业生涯规划是对自己一生的各个阶段所从事的工作、职务或职业发展道路所进行的设计和规划。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需要对个人的特质、职业环境进行探索,以逐渐发展个人的生涯认同,并建立生涯目标;在面对各种选择时,针对各种机会进行生涯评估我校网络教育对新生入学的要求是什么,以形成生涯决定;进而投身到职业生涯当中,最终获得自我实现。

进入大学后,新生们在中学时形成的优势消失,使之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这势必影响他们对于自身能力的评价。大学新生对自我的评价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做出过低的或过高的职业生涯规划,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大学生活和学习。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要科学的引导新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进行认识,分析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劣势与不足。只有正确的自我评估,才能使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和指导作用。

2.6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年轻的大学生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心理上总会发生一些震荡。有些学生很快就能适应环境,在遇到困难、焦虑时,能主动探索积极适应,很快就会恢复正常。但有些学生,尤其是性格内向、胆小、依赖性强的学生;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入学成绩较低和较高的学生就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生活,产生郁闷、焦虑等现象。对于这些学生可以通过各种心理量表的测量,使学生对自己心理品质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对他们要追踪帮扶,定期谈话,鼓励他们主动接受心理咨询,打消顾虑,通过信件、交谈等方式寻求家长、朋友、老师和专门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

2.7 加强网络文化教育

当今大学校园上网已经十分普遍,年轻的大学生很容易选择网络作为闲暇时间的消遣。当然,网络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是一种财富,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拓宽了资料的搜索渠道,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成为一些学生的必修课,整天沉迷其中,对身心健康和完成学业带来了重大影响。我们要引导新生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并一直加强管理和教育,真正使网络能够成为学习的工具,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总之,如何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并形成一套科学的体系,是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基础,也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邱荣斌,彭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特点及其对策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01).

[2]王大伟.谈新形势下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才智,2010(06).

[3]韩军.浅谈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大家,2010(14).

[4]张德军.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对策分析[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