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家弗洛伊德(Freud)看来,除青春期及以后的成年人,连小孩子都有“性欲”,你相信吗?弗洛伊德把一切行为都归于“性”的观点一直以来都受到很多人的批评,但无论如何,他的观点的确能解释很多东西。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有着一种性本能,它才是人们心理的基本动力,推动着人和社会的发展。他将这种本能物化为——力比多(Libido),是一种最原始的精神能量,它集中在哪里,人就会产生相应的快感。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在口唇期,力比多集中于嘴部,例如婴儿通过吮吸满足口欲,获得快感。
这时的婴儿大脑中没有任何概念,他们唯一的欲望便是追求快乐,而这只能通过口欲的满足来实现。因此,这一时期婴儿的“性欲”其实可以理解为“口欲”。
与成人的性欲不同,只要让婴儿的嘴部获得舒适快乐,就能满足他们的性欲。不仅如此,除了吮吸奶水,婴儿还会吮吸手指以及咬东西,总之成人高考心理学,他们的行为受到力比多的控制。
到了肛门期,力比多便转移到婴儿的肛门区域,即通过排泄、玩弄粪便获得快感。3岁以后,人们开始进入幼儿期,弗洛伊德则将其称为性器期。
这一时期幼儿的性欲与成人有些相似,都是为了获得性器官的快感,只不过他们没有成人那样强烈的性冲动,欲望比较平淡,但确实存在。
例如,女孩对父亲产生浓厚的依恋感,并且出现占有欲,拒绝与母亲共同分享父亲,甚至将母亲视为情敌,或许那句“女儿是爸爸上辈子的情人”便是根据这一现象而总结出来的,弗洛伊德将女孩对父亲的依恋称为伊莱克特拉情结。
同样地,这一时期的男孩也会对母亲产生性冲动,他们不仅与母亲建立了亲密的关系,甚至还渴望占有母亲,这一现象被称为俄狄浦斯情结。
性别化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这一时期的父母能够正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并且妥善地引导他们,则孩子就能内化父母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完成性别化,否则便可能会对成年以后的性取向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是形成心理阴影,出现各种不为人所接受的异常行为。
6-7岁的时候,儿童陆续进入小学,这一时期被弗洛伊德称为潜伏期,顾名思义,危险暂时隐藏了起来,表面上则风平浪静,孩子们一般都能平静地度过这一时期。
到了11、12岁,童年便离我们而去,这一时期称为青少年期,孩子们不再像性器期那样依恋父母,而是变得冷漠、暴躁、不稳定,甚至厌恶父母,想要摆脱他们对自己的控制,而这与青少年生理机能的成熟、心理的不成熟之间的矛盾密切相关。
以上是弗洛伊德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从出生到青春期,一共存在五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阶段特征,而这一切都是由于“力比多”的存在,它推动着我们心理的发展。
相比于弗洛伊德,大家对埃里克森(Eriksson)可能知之甚少。埃里克森也是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但其无法接受弗洛伊德对性本能的过分强调,他的经历使他深刻地意识到社会文化对于人格形成的重要性,因此他提出了社会性发展八阶段理论。
社会性发展八阶段论
区别于弗洛伊德的本能论成人高考心理学,埃里克森更加重视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并认为一个人的发展来自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者的相互作用。
上面提到过,弗洛伊德探索了从出生到青春期个体的发展,而埃里克森则将其扩展为人的一生,看看埃里克森人生观。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希望的实现。我们都知道,婴儿通过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当他们想要进食或是感到不安全的时候,就会大声哭泣以引起父母的注意。
如果父母及时、积极地回应婴儿的哭声,就能让婴儿获得对外部环境的信任感,反之则会让婴儿产生怀疑感。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人在对婴儿的教养方式上存在分歧。
一部分人认为,父母应该从小就严格管教孩子,面对孩子的哭泣应该视若无睹,以此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能太惯着他们。而另一些人则把孩子捧在手心,生怕他们受到一丁点伤害,甚至阻碍他们探索环境的行为。
其实这两种观念都是极端的,前者忽视婴儿的心理特点,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没有考虑到年幼的婴儿是否能够独立自主。
后者太过溺爱自己的孩子,如果到了适当的年龄父母依旧不允许他们自由探索,则会阻碍他们动作的发展。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规律为依据,随机应变,不可让教育变得刻板。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意志的实现。其中,羞怯指的是儿童不能自主完成排泄而产生的不安,所以这一时期的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独立排泄的方法,让他们产生自主感,即自己控制自己身体的感觉。
此外,自主感还包括对环境的探索,这一时期的孩子对世界感到陌生和好奇,家长不应该以保护孩子安全为由而拒绝孩子的正常活动。
第三阶段称为学前期、游戏期,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在这一时期,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参与社会活动,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给予他们发展的机会,若控制欲太强,则会让儿童体验到失控感。
他们可以从游戏中获得主动感,当然,游戏指的并非是电子游戏,而是对孩子而言一切有趣的活动,特别是与同伴之间的游戏,对发展他们的主动感有着莫大的好处。此外,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之后的成就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这一时期主动感的发展状况。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大约7-12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由于这一时期的孩子已经进入小学,因此获得勤奋感的主要途径便是通过努力学习而获得好成绩。
反之,如果儿童成绩不好,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他们就会逐渐变得自卑。如今,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抓得非常紧,而且学生之间的成绩攀比似乎愈演愈烈,甚至演化为家长之间的比较,孩子的压力变得更加沉重。
埃里克森认为,成年以后人们对待事物的很多态度都与这一时期的发展方向有关,例如,一个上进心强的人一定是在学龄期获得过充分的勤奋感,而一个习惯于自我否定、浑噩度日的人或许在小时候便已经开始自卑。
借用班杜拉的观点,这与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密切相关。换言之,家长们如果真的关心孩子的教育,就一定要重视孩子成功经验的积累,说得更直白一点——无论如何,你都应该让孩子多体验成功的感觉,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你都应该去做。
学校教育终究做不到这一点,有人考得好就有人考得差,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刻苦奋斗的人,就必须让他们把成功当成一种习惯。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约从12到18岁,发展任务是获得同一性,避免同一性混乱,体验忠实的实现。在这一阶段,青少年进入了承上启下的时期。
一方面,他们不再是儿童,而是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学业任务更加繁重,并且开始思考前途和未来,逐渐产生了压力感。
另一方面,他们的身体快速发育,但心理尚未达到成熟,他们有着强烈的成人感,想要和成年人一样享受应有的待遇和权利,但很多时候他们做事缺乏考虑,想法不切实际,因此往往不能如愿。
他们开始渴望独立,希望摆脱父母对自己的掌控,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但又无法克制对于父母的依赖,于是陷入一种矛盾的状态。
这一切矛盾都决定了青少年期是一个极度痛苦的时期,不仅是孩子,家长也是如此。通俗地讲,同一性指的就是个体承认自己的童年,将童年的经验为自己所用,同时立足现在,把握好每分每秒,并且展望未来,有自己的发展规划。
此外,同一性还意味着个体的内外达成了一致,即心里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形成了独立成熟的价值观,同时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动上,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状态,青少年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掌握。
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帮助孩子达成同一性就成了最为迫切的事情,但很多家长并不知道青少年是一个怎样可怕的时期,依然按照以前那样去对待孩子,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很多矛盾,甚至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破裂。
总之,青少年应该努力进行内部投入和外部探索,努力形成一个有机整合的自我,而父母也应该保持耐心,引导而非强迫孩子,有些父母甚至可以从教养孩子中获得完善感,为自己老年期的心理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第六阶段为成年早期,约从18岁到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
成年之后,人们对于爱情的渴望更加强烈,人们希望和恋人在一起,体验爱情的亲密,特别是那些从小缺乏亲密关系的人。爱情不仅是人们的基本需要,还对人的成长和认识有着很大的好处。
一方面,人们在与恋人的亲密和争吵之中明白了男女有别,开始学会转换思维方式,换位思考,通过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的感受和心情,不再一意孤行。
另一方面,在恋爱中人们会逐渐意识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重要性,不管对方是否是你最终的结婚对象,你都得尝试着包容对方的缺点,并且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这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现在的人们对于爱情有了一种独特的观点,即判断一段感情是否值得,就看你是否得到了成长,这无疑可以作为你们决定是否继续发展的依据。
除此之外,第七和第八阶段为成年中期和晚期,它们也都有着各自的发展任务。这里我们主要讨论了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两位精神分析大师的心理发展观,虽然他们的理论流传甚广,但不管怎么说,社会历史文化限制了他们理论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如今,中国的心理学也在蓬勃发展,相信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也会有属于自己价值观的发展理论,届时我们将对“人生”有更多、更深入的理解。
文 | 李十柒